1. 首页 > 生肖知识大全 > 文章页面

1424年的历史大事(1424研究所的历史)

大家好,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,关于1424年的历史大事,1424年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本文目录

1414年中国是什么朝代1424年的历史大事1420年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

希望对你有帮助:1414年,明朝永乐十二年、

出生商辂1、帖木尔帝国时代一位著名的哲理家、文史学家、诗人阿必丁·拉赫曼·贾米,1414年出生在波斯东北部的呼罗珊的贾姆城,1492年卒于阿富汗的赫拉特城。2、李元开1414年出生。3、商辂1414年出生在浙江淳安县里商乡的里商村,里商村至今还是一片古朴风貌。4、薛远,明永乐十二年(1414年)出生琼山,进士,历任户部主事、户部郎中、户部右侍郎、工部侍郎、兵部尚书。成为海南人"首任朝廷尚书"和"公孙尚书"。5、李珦(音同"向")(1414-1452)字辉之,永乐十二年(1414年)出生于世宗潜邸。逝世 1、1414年,尼古拉的妻子逝世。

成祖第五次北征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正月初七,阿鲁台又进犯大同、开平(今内蒙古多伦一带)。大同、开平守将先后奏报敌情,而群臣也劝成祖北征,于是成祖决意亲征蒙古。初九,征山西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辽东五都司及西宁(今青海西宁)、巩昌(今甘肃陇西)、洮(今甘肃临潭)、岷(今甘肃岷县)各卫的士兵,以三个月为期限会合于北京及宣府(今河北宣化)。三月初二,谕诸将亲征,命柳升、陈英领中军,张辅、朱勇领左掖,王通、徐亨领右掖,郑亨、孟瑛领左哨,薛禄、谭忠领右哨,陈懋、金忠领前锋。四月初四,车驾由京师出发。命皇太子监国,以大学士杨荣、金幼孜扈从,杨士奇等留京辅佐皇太子。二十五日,车驾到在隰宁,有探报言:阿鲁台去年秋天听说大军来到就远远逃走。到冬天,大雪积至丈余,牲畜大多死云,其部曲也四散离去。近来,听到朝廷又出兵,就逃到达兰纳穆尔河(今蒙古和林东北,或曰即库库诺尔海。亦作答兰纳木儿)。成祖认为敌人一定离大军不远,命诸将速进。五月初五,车驾进驻开平,适逢大雨,士卒有后到而受湿寒的,成祖命诸将抚恤士卒。当时由于连年用兵,白骨遍野。成祖于十五日命柳升等率军士收拾道中遗骨,并亲自为文祭奠。六月初一,车驾到祥云屯。初三,到翠玉峰,命前锋陈懋、金忠探查敌情回奏。初十,车驾至金沙泺,陈懋等带回所得九匹马。十七日,到达天马峰,陈懋派人奏言:臣等已到达兰纳穆尔河,不见敌人踪迹,怀疑敌人逃走已经很长时间了。成祖又派张辅、王通等分兵穷搜山谷,仍毫无发现,皆领兵返回。二十日,陈懋等也因粮尽而还。于是张辅奏言:望给臣等一月口粮,以率骑兵深入,必可擒获敌人。但是,杨荣、金幼孜劝成祖应班师回京,成祖采其议。二十二日,商议分兵两路,成祖率骑兵东行,命郑亨等领步兵丁行,约定会合于开平。

成祖朱棣死于榆木川

朱棣(1360-1424),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,母孝慈高皇后马氏(一说为嫔妃所生)。朱棣自立为帝,改元永乐,开始了长达二十二年的土建专制统治。永乐十九年(1421)迁都北京。朱棣在位期间,曾五次亲征漠北,沉重打击了蒙古贵族的割据势力,进一步加强了对蒙古地区的统治;先后六次派遣郑和下西洋(今南洋及印度洋沿岸),从而增强了我国与亚、非(最远抵达东部非洲)各国在政治、经济和文化上的交往;对内则实行削夺藩王兵权,强化中央集权专制;倡编《永乐大典》,对保存我国古代文化典籍具有积极的意义。朱棣开始重用宦官,成为明中期以后宦官专权的始作俑者。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七月十八日,朱棣卒于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的榆木川(今内蒙古乌珠穆沁东南),年六十五。八月初十日,灵柩至京,皇太子迎入仁智殿,加殓纳梓宫。九月十日,被奠谥为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,庙号太宗。葬长陵。事隔百余年后,嘉靖十七年(1538)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,庙号成祖。

仁宗即位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年)永乐皇帝朱棣死,太子朱高炽即位,改元洪熙,是为仁宗。朱高炽能承继大统,经历了坎坷的道路。他生于洪武十一年(1378),是朱棣的嫡长子,洪武二十八年(1395)被明太祖朱元璋册封为燕世子。他身体肥胖,有足疾,行走不便,不善骑射,为人宽厚仁慈。但朱棣却不太喜欢他的这个以宽厚仁孝出名的长子,他对次子高煦印象好,认为很像自己。永乐二年(1404)四月,终于正式宣布立高炽为太子,但围绕皇位继承问题的斗争并未结束。朱高炽在皇位的争夺战中屡遭风险,如履薄冰。可叹的是,如此艰难得来的皇帝宝座,他仅享用了近九个月,便于洪熙元年五月突然病逝。

立皇太子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十月十一日,仁宗立皇长子瞻基为皇太子,册胡氏为其妃。又封第二子瞻垍为郑王,第三子瞻墉为越王,第五子瞻墡为襄王,第六子瞻(土冈)为荆王,第七瞻墺为淮王,第八子瞻垲为滕王,第九子瞻土自为梁王,第十子瞻埏为卫王。

仁宗进杨士奇、杨荣、杨溥、黄淮、蹇义、金幼孜、夏的吉等秩;又进大学士杨荣工部尚书,从此文渊阁者均相继进尚书,阁职渐重(大学士正五品,经正四品的知府还低。尚书正二品,兼尚书后,品级才符合执政官地位。为什么不提高大学士的品级?这显然是受太祖不准设置宰相的祖训约束。清朝不受此拘束,大学士初为满员一品、汉员二品,雍正时一律为正一品。)。设南京守备。官吏谪隶军籍者,均放还乡。许解缙家属还乡,旋以其子为官。分畿内民所养官马给各卫所,以减轻人民负担。用夏在吉言,取消禁用金银交易之禁。建文诸臣家属在教坊司、锦衣卫、浣衣局及习匠、功臣家为奴者,均释放为民,听其还乡;因言事谪戍者照此办理。阿鲁台闻成祖死,遣使贡马。

从征官军赏格的制定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正月二十五日,朱棣诏定从征官军赏格:一品、二品钞二十锭,三品、四品十锭,五品九锭,六品、七品八锭,九品五锭,未入流并办事人才等各三锭;其将军、力士、校尉、旗军等各十锭。

朱棣论武德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五月十四日,朱棣在北征途中召诸将告谕:古谓武有七德,禁暴乱为首。又谓止戈为武,是说帝王之武以止杀而非行杀。我为天下主,华夷之人,皆吾赤子,岂间彼此。今罪人唯阿鲁台,其胁从之众有归降者,宜悉间抚绥,无令失所。非持兵器攻我军者,悉纵勿杀。以体我体天爱人之意。

申严越诉之禁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五月十四日,皇太子谕刑部、都察院官:军民词讼,自下而上陈告,已有定律,今顽民动辄赴京越诉,及逮问,十之五六不实,虽平民终无罪,但道路往返数千里,不耐辛苦而死者多。今后所告非重事,全部发巡按监察御史及按察司理问,无干涉者就遣宁家,有罪者赴京。

周叔光、王均亮起事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五月,丽水(今浙江丽水)、政和(今福建松政之南)二县山民周叔光、王均亮聚众起事。巡按御史王复奏请朝廷派兵围剿。成祖以此事问杨荣,杨荣答道:这是愚民无知的表现,他们中有的是苦于有司无道,有的是衣食所迫,不得已才聚集于山谷,以求苟活。如果派兵云镇压,就会使其更加齐心奋战,应派使臣去招抚才好。成祖采纳其建议,派使招抚,果然平息。

请罢西洋宝船等事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八月初五,释前户部尚书夏原吉等于狱,恢复原官职。并以时政相咨询。夏原吉首先讲到东南地区因漕运而民力困乏,请以南京为京师,以省供给之费,并罢西洋取宝船、迤西(云南西部诸府)市马及云南、交趾采办金珠数事。

汰文官冗员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八月十二日,仁宗朱高炽命吏部汰文官冗员。谕曰:古称官不必备。如今文官过冗,贤否混淆,廉污无别,君子小人并处。且老病昏懦之人在位,徒糜廪禄,何裨政理!其在内诸司令堂上正官,在外令巡按监察御史及按察司,明公廉察,凡贤材之人留用,贪刻庸鄙及老疾者,悉送吏部罢黜。自今吏部任人宜精选勿滥。同月十七日,采纳吏部尚书蹇义的奏议,诏命文官年七十致仕还乡,如其人鄙猥阘葺或有疾而未及七十者,罢免为民。

复置三公及三孤官

洪武年间曾设置三公官,以李善长为太师,徐达为太傅。三孤官无兼领者。建文、永乐时,则罢公、孤官。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八月十六日,新即位的仁宗又恢复三公及三孤官,由公、候、伯、尚书兼任。太师、太傅、太保官阶为正一品,少师、少傅、少保官阶为从一品。命蹇义为少保,仍兼吏部尚书,加英国公张辅太师,两人皆二俸俱给。

用钞中盐例的制定

仁宗朱高炽曾谕户部尚书夏原吉:钞法阻滞,是因散出太多,宜设法收纳。民间钞少,钞法自通。当议收纳之法。原吉奏陈:若许有钞之家中盐,收纳钱钞不难。高炽说:此为一时权宜之法,待钞法通即止。但必稍宽为则,民乐依从。遂命夏原吉与吏部尚书蹇义等定各处中盐例。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九月初一日,原吉等奏:沧州盐每引钞三百贯,河南、山东每引一百五十贯,福建、广东每引一百贯。输钞不问新旧,支盐不拘质次。高炽允其速行。

官司所用物料不许科派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九月初十日,工部奏修军器,请求向百姓课征面漆,仁宗朱高炽命给钞购置。并谕曰:近年丹漆、石青之类,所司不究物宜,一概征诸郡县,郡县再逼迫小民完纳,商贩乘时射利,踊价自肥,以致民费千百,朝廷仅得十一。自今官司所用物料,在所产地计值购买,有科派病民者,罪不容诛。

增诸王岁禄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九月十三日,赠诸王岁禄:周府加米五千石,通前二万石,全支本色;庆府原禄一万石,全支本色;宁府加米九千石,通前一万石,全支本色;代府加米一千五百石,通前二千石,全支本色;沈府加米七千石,通前一万石,内本色米六千石,余折钞;唐府加米一千七百石,通前二千石,全支本色;鲁府加米二千石,通前五千古,全支本色;辽府加米一千石,通前二千石,全支本色;肃府加米五百石,通前一千石,全支本色;秦府原禄一万石内加米四千五百石,通前五千石支本色,余折钞;伊府加米一千七百石,通前二千石,全支本色;靖江王加米七百石,通前一千石,全支本色。汉、赵二府各加米二万石,通前三万石,仍岁加钞十万贯。另各加黄金、钞币有差。

黎利入寇茶笼州、清化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九月十三日,交趾黎利骚扰乂安的茶笼州,交趾都司都督同知方政被其击败,昌江卫指挥同知伍云因孤军深入而战死。随后,黎利又攻清化,都指挥陈忠也战败而死。当初,太监山寿镇守交趾时与黎利关系很好,回朝后力言黎利可以招降,并以死来担保。于是,派山寿带敕授黎利清化知府。但是,敕书未到而黎利已经骚扰清化。黎利得到敕书后仍然毫无降意,不断四处劫掠。

南京守备设置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九月十六日,高炽令设南京守备,以襄城伯李隆充任,兼领中军都督府事。此为南京枢要之职。

陈瑄奏陈时政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九月二十日,平江伯陈瑄奏陈时政七事:重国本,择贤能,苏民力,兴学校,整军伍,谨边防。高炽多采行。时有人言陈瑄奏陈多为寻常之事,高炽说:出自武臣,虽为寻常之事,亦难能可贵。同时加以奖赏,以导不言之臣。

罢革两京户部行用库

初设两京户部行用库,专理倒易新钞,兼收民间金银。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十月初一日,朱高炽采纳户部尚书夏原吉言,罢金银交易之禁,并广收民间钞入官,凡昏烂钞币全部焚毁。又增加肆门摊诸税,折收旧钞。遂革罢两京户部行用库。待钞法通后仍复其旧。

增京官及军士月廪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十月,谕户部尚书郭资:往年百官军士扈从,每月给米五斗。如今建都北京,这些人都有家室,恐怕不够维持其生计。常常是遵纪守法者被饥寒所困扰,而贪赃枉法者则肆无忌惮。于是,命令增发京官及军士月廪。

阿鲁台遣使来贡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十一月初二日,阿鲁台闻成祖死,仁宗继位,便遣使来贡马。仁宗下诏宥其罪,接受其贡马。从此,阿鲁台仍然每年遣使朝贡。

御史分巡天下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十一月十二日,仁宗朱高炽令遣监察御史汤氵荧等十四人分巡天下,考察官吏。并告谕:国以民为本,民安则国安。近年来,在外为一方父母官的不体察朝廷安民之意,侵扰盘剥,使得民不聊生,现在令你们分行考察。但是,人的才器是不同的。有的人专事谄媚,而不理政事,以致于百姓身受其害;有的人沉静笃实,不善逢迎,而为政简易,百姓对其心悦诚服;有的人滥用刑罚,巧取豪夺,却能够做成一些事情;有的人廉洁无私,谨言慎行,但是却无所作为。你们应当心中明白,具实报告。不要被小人迷惑,不要屈服于权势,不要对亲故存有私心,当众审理,秉公而断。御史是我的耳目,应当不辜负我的期望。一定要先自治,才可治人。如果抛弃廉耻,违背礼法,那么我也不会宽恕你们。你们此行当自勉!又各赐钞二十锭,做为旅费。

虞谦上书言事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十一月,召浙江巡按御史虞谦还京,擢大理寺卿。虞谦应诏上书言七事:一,用人。用得其人则国运兴,不得其人则国运衰。二,兴学校。教育的根本在于都是的模范作用,不在于储备而在于得人。三,端风宪。都察院是监督纲纪之官,现在专门靠其治狱办案,不是设置此官的本意。四,广储蓄。因连年用兵,京师困乏,应事先储备以防万一。五,惜民力。畿内百姓,被牧养官马所困扰,应将其分给无马的郡县。六,通钞法。钞法不行,是由于出多而入少,应当多方收敛而不轻易放出,则自然流通了。七,治奸宄。畿内百姓中盗贼很多,应将其编为里甲,使其互相察觉。仁宗认为其言切中时务,命商议实行。

书三司官姓名于西序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十二月初十日,仁宗朱高炽谕吏部尚书蹇义等:庶官贤否,军民休戚所系。昔唐太宗书剌吏名于屏,朝夕省览,遇有善政,各疏于下,故当时百官皆思奋励,致治太平,以至斗米三钱,外户不闭。皇考亦尝书外官姓名于武英殿两廊。今五府、六部,朝夕接见,得询察其贤否。其三司官,我既不识,又不知姓名,虽或闻其贤否,久则易忘,人臣有善而上忘之,谁肯自勉!有不善而上忘之,谁复知戒?如此,保以忘治!于是,命书天下都司及布、按二司官姓名于奉天门之西序。

黄骥上疏严贡省事

永乐二十二年(1424)十二月,礼科给事中黄骥因为曾经三次出使西域,于是上疏言:西域的贡使,多是商人假托的。无赖小人,加入其随从行列,乘机役使他人,运贡物到京师,得到优厚的赏赐。番人慕利,月月入贡,以致于百姓失业,妨害农耕。待其贡使返回时,运送所带货物的车辆达一百多,丁男不足,就役使妇女。而且侮辱驿官,鞭打夫隶,无人敢与之对抗。请敕谕陕西行都司,只有哈密诸国王遗使入贡的,才准许其来京,且只准正、副使可以乘驿马,陕西民力大概可稍微缓解一些。至于西域所产,只有马匹是边关确实需要的,应就近交给甘肃军士,其它如磵砂、梧桐、碱之类,皆无益国用,请一切不要接受。这样,则来入贡的人自然就稀少,浮费更加节省。仁宗嘉纳之,并令立即商议实行。

1420年处于中国历史上的明朝。公元1420年,即明朝永乐十八年。永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(1403年-1424年),明成祖朱棣的年号。

明朝(1368年-1644年)是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,共传十六帝,享国二百七十六年。

元末民不聊生,爆发红巾起义,朱元璋加入郭子兴队伍。1364年朱元璋称吴王,建立西吴。1368年朱元璋称帝,国号为大明,因皇室姓朱,又称朱明,定都于应天府;1420年朱棣迁都至顺天府,以应天府为陪都。

明初历经洪武之治、永乐盛世、仁宣之治等治世,政治清明、国力强盛。中期经土木之变由盛转衰,后经弘治中兴、嘉靖中兴、万历中兴国势复振,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,爆发农民起义。

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,崇祯帝自缢殉国,明朝覆灭。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,随后清朝击败大顺、大西、南明弘光、隆武、绍武等诸政权。1662年永历帝被杀,南明覆灭。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,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。

扩展资料:

中国历史朝代顺序:

1、夏朝:约公元前2029年-约公元前1559年,共计:471年

2、商朝:约公元前1559年-约公元前1046年,共计:438年

3、周朝:约公元前1046年-公元前256年,分为西周、东周,东周又分为春秋、战国,共计:867年

4、秦朝:公元前221-公元前206年,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,首称皇帝,共计:16年

5、西楚:公元前206年-公元前202年,西楚霸王项羽,共计:5年

6、西汉:公元前202年-公元8年,汉高祖刘邦,共计:210年

7、新朝:公元8年腊月-公元23年10月6日,新太祖建兴帝王莽,共计:16年

8、玄汉:公元23-25年,汉更始帝刘玄,共计:3年

9、东汉:公元25-220年,汉光武帝刘秀,共计:196年

10、三国:公元220-280年,魏、蜀、吴三足鼎立,共计:61年

11、晋朝:公元265-420年,分为西晋(265-316年)、东晋(317-420年),共计:156年

12、南北朝:公元420-589年,共计:170年

13、隋朝:公元581-公元618年,隋文帝杨坚,共计:38年

14、唐朝:公元618-907年,唐高祖李渊,共计:290年

15、五代:公元907-960年,后梁、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,共计:54年

16、十国:公元891-979年,共计:89年

17、宋朝:公元960-1279年,分为北宋(公元960-1127年)、南宋(公元1127-1279年),共计:320年

18、元朝:公元1271年-1368年,元太祖孛儿只斤·铁木真,共计:98年

19、明朝:公元1368-1644年,明太祖朱元璋,共计:277年

20、清朝:公元1644-1912年,清太祖爱新觉罗·努尔哈赤,共计:268年
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明朝

关于本次1424年的历史大事和1424年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,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,我们非常高兴。

联系我们

Q Q:

微信号:

工作日: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微信